兒童為易感人群,專家建議家長做好防疫、有效看護
疫情初期,由于對新冠病毒認識的局限,未將兒童列入易感人群,隨著疫情的發展,兒童患者不斷出現,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兒童也為易感人群,國家衛健委在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四版中首次明確了人群普遍易感,兒童也有發病。雖然兒童感染后癥狀比較輕,但是癥狀輕并不意味著不易感。目前,兒童感染多為家庭聚集引起,隨著開學到來等,未來還需繼續觀察。而且,頻發的兒童感染病例足以讓大眾警惕,兒童也更應該成為重點保護人群。
國家衛健委公布的《關于做好兒童和孕產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兒童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
在國家衛健委2月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表示,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家長和兒童要減少外出,尤其是要減少去人口密集的場所和不通風的空間。
此外,王荃表示1歲以下的孩子是不太適合戴口罩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家長的防護,間接保護孩子。減少孩子的外出,做好居家消毒清潔安全等工作。王荃提示,看護兒童時,看護人要戴好口罩,且不要對著孩子打噴嚏、呼氣。
對癥下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首次出現兒童用藥
新冠肺炎的治療和診斷中,中醫藥發揮重要作用。2月18日,廣東省衛健委、廣東省中醫藥局聯合發布了《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診療方案》(試行第二版)。第二版治療方案根據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5版),并結合嶺南地區氣候特征及新冠肺炎在廣東省的流行病特征、臨床表現、病情發展規律,因地制宜制定廣東省新冠肺炎中醫藥治療方案。
針對兒童可選擇藥物少,現有藥物副作用大或副作用不明確的現狀,該中醫藥治療方案中首次出現了兒童用藥推薦,體現了對兒童的呵護與關愛!在疑似病例的治療中,出現發熱伴倦怠乏力者,兒童推薦使用小兒清熱利肺口服液;出現乏力伴惡心、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腸胃不適癥狀者,兒童推薦使用清熱化濕口服液。在臨床診斷和確診病例中,針對早期濕熱郁肺,出現低熱或不發熱,微惡寒,乏力,頭身困重,肌肉酸痛,干咳痰少,咽痛等癥狀者,兒童推薦使用小兒清熱利肺口服液、清熱化濕口服液。
小兒清熱利肺口服液是由麻杏石甘湯與銀翹散的合方加減而成,與連花清瘟膠囊配方原理相似。早在非典期間,小兒清熱利肺口服液也備受熱捧。該藥既可外解表衛之風熱,又可內清肺臟之痰熱,既可宣降氣機,又可化痰止咳,達衛氣同治之旨,是中醫藥治療溫熱肺疾的良方,中藥預防疫情需在中醫指導下使用。
清熱化濕口服液以祛除濕熱之邪為主,輔以理肺祛痰、和中降逆之品,共奏清熱化濕解毒、理肺祛痰止咳之效。
兒童感染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對癥用藥,成人感染者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增加用量,熱重于濕者用“小兒清熱利肺口服液”,濕重于熱者用”清熱化濕口服液”。在專家吳康衡、李成林《溫疫證治試談非典型肺炎》綜述中表明,小兒清熱利肺口服液、清熱化濕口服液具有肺炎治療的顯著功效。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治中,中醫藥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