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有白色附著物可通過刷牙、漱口、牙線清潔、專業洗牙、飲食調整等方式處理。白色附著物通常由牙菌斑、牙結石、脫礦白斑、食物殘渣、氟斑牙等原因引起。
1、刷牙:牙菌斑是牙齒表面細菌形成的生物膜,每日至少兩次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潔牙齦溝和牙面,重點清理牙齒與牙齦交界處。軟毛牙刷以45度角上下顫動清潔,避免橫向拉鋸式刷牙損傷牙釉質。
2、漱口:進食后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或生理鹽水漱口,減少口腔酸性環境。含氟漱口水能增強牙釉質抗酸能力,兒童需選用無酒精配方。碳酸飲料后應立即清水漱口,酸性物質會加速牙釉質脫礦形成白斑。
3、牙線清潔:鄰面菌斑需用牙線或牙縫刷清理,將牙線呈C形包繞牙面上下刮除。蠟質牙線更易滑入緊密牙縫,水牙線可輔助清除牙齦線下2-4mm的軟垢。牙線使用應避開牙齦乳頭避免出血。
4、專業洗牙:牙結石需超聲波潔治去除,每年1-2次全口潔治可預防牙齦炎。噴砂拋光能清除色素沉積,對于氟斑牙可選擇微研磨技術。脫礦白斑可涂氟化鈉或滲透樹脂進行再礦化治療。
5、飲食調整:減少精制糖和黏性食物攝入,增加奶酪、蘋果等需要咀嚼的食物。綠茶多酚能抑制變形鏈球菌,木糖醇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鈣磷比例失衡時需補充乳制品或鈣片。
保持均衡飲食結構,每日攝入3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補充鈣質。避免碳酸飲料和過酸水果直接接觸牙面,使用吸管減少液體與牙齒接觸。定期進行口腔檢查能早期發現釉質發育不全等問題,運動后及時補水維持唾液沖刷作用。夜間佩戴定制托盤進行局部氟化物治療可增強脫礦區域再礦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