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紊亂可能由精神壓力、體重驟變、過度運動、多囊卵巢綜合征、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激素治療、藥物干預等方式改善。
長期焦慮或情緒波動會干擾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導致促性腺激素分泌異常。建議通過冥想、規律作息緩解壓力,避免咖啡因攝入。
體脂率低于17%或短期內體重波動超過10%時,脂肪組織合成的雌激素不足。需保持BMI在18.5-23.9之間,適當增加堅果、深海魚類攝入。
高強度運動消耗過多能量時,身體會優先關閉生殖功能。運動員或健身人群建議將運動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每周安排2天休息日。
可能與胰島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癥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痤瘡、多毛等癥狀。臨床常用二甲雙胍改善代謝,配合炔雌醇環丙孕酮調節激素水平。
可能與橋本甲狀腺炎、Graves病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怕冷或怕熱、心悸等癥狀。需檢測TSH指標,甲減患者補充左甲狀腺素,甲亢患者使用甲巰咪唑。
日常可增加南瓜籽、亞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食物,每周進行3次30分鐘快走或游泳。記錄基礎體溫和出血模式,連續3個月周期異常需進行婦科超聲和性激素六項檢查。避免經期盆浴或劇烈運動,選擇透氣性好的棉質衛生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