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鎖骨骨折可通過制動固定、疼痛管理、姿勢調整、飲食支持和定期復查等方式護理。該損傷多由跌倒撞擊、產傷或運動外傷等機械性外力導致。
1、制動固定:使用八字繃帶或鎖骨固定帶限制肩關節活動,避免骨折端移位。嬰幼兒可采用“安全襁褓”姿勢,將患側手臂輕固定于胸前。制動需維持2-4周直至臨床愈合,期間每周檢查固定裝置松緊度。
2、疼痛控制:急性期可局部冷敷15分鐘/次,間隔2小時重復。遵醫囑使用布洛芬混懸液或對乙酰氨基酚滴劑,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風險。睡眠時用軟枕墊高患側30度緩解肌肉牽拉痛。
3、體位管理:坐立時保持雙肩水平,避免單側負重。抱嬰兒時采用“橄欖球式環抱”,哺乳時用側臥姿勢減輕患側壓力。學齡兒童書寫時需調整課桌椅高度,防止聳肩動作。
4、營養補充:每日增加10-15g優質蛋白攝入,如雞蛋羹、鱈魚泥或乳清蛋白粉。補充維生素D 400IU/日搭配鈣劑200mg,促進骨痂形成。深綠色蔬菜和柑橘類水果提供維生素K及抗氧化物。
5、康復監測:傷后第1、2、4周拍攝X線片觀察對位情況。3周后開始鐘擺樣肩關節活動,6周內禁止參與球類運動。若發現患肢腫脹加劇或皮膚發紺,需立即排除血管神經損傷。
日常護理需注意選擇前開扣式衣物方便穿脫,書包重量不超過體重的10%。恢復期可進行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避免單杠、雙杠等懸吊動作至少3個月。定期測量雙上肢長度差異,超過1.5cm需考慮物理治療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