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屎時有刺痛感可能由肛裂、痔瘡、腸道炎癥、飲食刺激、肛門周圍皮膚病變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局部用藥、飲食調整、溫水坐浴、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
1、肛裂:
肛裂是肛門黏膜撕裂導致的疼痛,排便時糞便摩擦裂口產生刺痛。新鮮肛裂可通過高纖維飲食軟化糞便,使用硝酸甘油軟膏促進裂口愈合。陳舊性肛裂可能需要肛門內括約肌側切術。
2、痔瘡:
痔瘡發(fā)作時腫脹的靜脈團受糞便擠壓引發(fā)刺痛。溫水坐浴可緩解癥狀,馬應龍痔瘡膏、太寧栓等藥物能減輕炎癥。嚴重痔瘡需考慮膠圈套扎術或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
3、腸道炎癥:
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等炎癥性腸病可能導致排便疼痛。這類疾病常伴隨腹瀉、黏液血便,需通過美沙拉嗪、潑尼松等藥物控制炎癥,必要時使用免疫抑制劑。
4、飲食刺激:
攝入辛辣食物、酒精或咖啡因可能刺激腸道黏膜,導致排便時灼熱刺痛。調整飲食結構,增加燕麥、香蕉等溫和食物,減少辣椒、烈酒等刺激性攝入可改善癥狀。
5、皮膚病變:
肛門濕疹、皰疹等皮膚疾病在排便時受摩擦會產生刺痛。保持局部清潔干燥,使用氫化可的松軟膏治療濕疹,阿昔洛韋乳膏對抗病毒感染。
日常需注意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芹菜、紅薯,每日飲水1500-2000ml,避免久坐久站。溫水坐浴每日2次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便后使用濕廁紙清潔減少摩擦。癥狀持續(xù)超過一周或出現(xiàn)便血、發(fā)熱需及時就醫(yī),排除肛周膿腫、腫瘤等嚴重疾病。規(guī)律進行提肛運動增強盆底肌功能,游泳、快走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改善腸道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