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患者營養不良可能由消化酶分泌不足、腫瘤消耗能量、進食障礙、代謝紊亂、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消化功能障礙:
胰腺癌導致胰管阻塞或腺體破壞,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分泌減少。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吸收受阻,糞便出現脂肪瀉或未消化食物殘渣。日常需采用低脂高蛋白飲食,補充胰酶替代制劑如胰酶腸溶膠囊。
2、腫瘤高代謝:
癌細胞增殖消耗大量葡萄糖和氨基酸,機體處于分解代謝狀態。患者基礎能量消耗增加20%-50%,肌肉蛋白持續分解。可能與腫瘤壞死因子α過度分泌、胰島素抵抗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體重驟降、血清白蛋白降低。
3、進食受限:
腫瘤壓迫胃十二指腸引發惡心嘔吐,手術切除后胃排空延遲。約60%患者出現早飽感,與胃輕癱、腹腔神經叢受侵有關。建議分6-8次少量進食,選擇米粥、蒸蛋等低渣食物。
4、代謝異常:
胰腺內分泌功能受損導致糖尿病發生率超80%,外周組織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肝糖原合成減少而糖異生增強,同時脂肪動員加速。需監測隨機血糖,必要時使用二甲雙胍控制血糖波動。
5、心理性厭食:
焦慮抑郁情緒抑制攝食中樞,化療后味覺改變加重拒食行為。50%患者存在進食恐懼,與疼痛、治療副作用形成惡性循環。認知行為療法聯合醋酸甲地孕酮可改善食欲。
營養支持需個體化設計,每日熱量攝入建議35kcal/kg,蛋白質1.5g/kg。優先選擇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魚、消化率高的乳清蛋白粉。餐后30分鐘低強度散步促進胃腸蠕動,每周3次抗阻訓練維持肌肉量。定期檢測前白蛋白、淋巴細胞計數等營養指標,必要時采用鼻腸管或靜脈營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