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溝炎可通過保持足部干燥、正確修剪指甲、避免外傷、選擇合適鞋襪、及時處理輕微感染等方式預防。
1、保持足部干燥:
足部潮濕環境易滋生細菌真菌,增加甲溝炎風險。每日用溫水清洗足部后徹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縫區域。運動后及時更換吸濕性好的棉襪,避免穿潮濕鞋襪超過2小時。可交替使用兩雙鞋子通風晾曬,必要時使用含滑石粉的足部干燥噴霧。
2、正確修剪指甲:
指甲修剪過短或邊緣呈弧形會刺激甲周組織。使用消毒指甲鉗平直修剪,保留1-2毫米白色甲緣。避免用尖銳工具清理甲縫,甲角處用銼刀磨平而非剪成圓形。糖尿病患者建議由專業人員操作,每月修剪1次為宜。
3、避免外傷刺激:
踢撞硬物或反復摩擦會導致甲周皮膚破損。進行足球、登山等活動時穿著包頭防撞鞋,避免赤足行走。新鞋穿著初期控制每日時長,使用硅膠趾套緩沖壓力。甲緣出現倒刺時用指甲剪齊根剪斷,勿用手撕扯。
4、選擇合適鞋襪:
過緊鞋尖擠壓趾甲易造成內嵌。選擇鞋頭寬度大于足圍1厘米的透氣鞋子,女性高跟鞋跟高不超過3厘米。優先穿五指襪或無縫線棉襪,化纖材質襪子每日更換。兒童應每3個月檢查鞋子是否合腳,生長高峰期需及時更換大碼鞋。
5、及時處理感染:
甲周紅腫初期可用碘伏消毒并外涂莫匹羅星軟膏。每日2次用40℃鹽水浸泡10分鐘,浸泡后涂抹茶樹精油稀釋液。出現化膿或發熱需就醫,醫生可能開具頭孢克洛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口服,嚴重者需行甲板部分切除術。
預防甲溝炎需建立長期護理習慣,每日進行10分鐘足部檢查與清潔,選擇蘆薈凝膠或尿素軟膏保持甲周皮膚彈性。游泳后使用氯己定溶液沖洗足部,瑜伽或太極等低沖擊運動可改善末梢循環。糖尿病患者應每周用45℃以下溫水泡腳3次,監測血糖減少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