顴骨骨折需掛口腔頜面外科或整形外科,部分醫院可掛耳鼻喉科或骨科。具體科室選擇主要取決于骨折類型、伴隨癥狀及醫院分科設置。
1、口腔頜面外科:
顴骨作為面中部重要骨骼,與上頜骨、眼眶解剖關系密切。口腔頜面外科醫生擅長處理涉及咬合功能的面部骨折,尤其適合合并上頜竇壁損傷或牙槽突骨折的情況。該科室可通過三維CT評估骨折移位程度,并采用鈦板內固定等手術方式恢復面部輪廓。
2、整形外科:
對于以面部畸形為主要表現的單純性顴骨骨折,整形外科能兼顧功能重建與美學修復。醫生會通過隱蔽切口如口腔內或發際線內進行復位,減少術后可見瘢痕。若合并眼瞼下垂等軟組織問題,可同期進行矯正。
3、耳鼻喉科:
當骨折累及顴弓并壓迫下頜骨冠突導致張口受限時,耳鼻喉科可參與治療。該科室擅長處理涉及顳下頜關節的功能障礙,通過手術解除骨性阻擋。若伴有鼻眶篩區骨折引起的鼻通氣障礙,需聯合耳鼻喉科干預。
4、骨科:
部分基層醫院未細分專科時,骨科可收治顴骨骨折患者。但需注意顴骨屬于面顱骨,其修復標準與四肢長骨不同,需重點關注咬合關系及眼球位置。復雜病例建議轉診至上級醫院專科治療。
5、急診科首診:
急性外傷后出現面部腫脹、瘀斑、復視等癥狀時,應優先至急診科評估生命體征。急診醫生會進行初步影像學檢查,排除顱內損傷后根據骨折情況分流至相應專科。若存在眼球內陷等眶壁骨折體征,需緊急聯系眼科會診。
顴骨骨折術后需保持口腔清潔,使用吸管進食流質2周避免咀嚼運動。恢復期可冷敷減輕腫脹,1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及面部受壓。建議攝入高蛋白食物如魚肉、豆腐促進骨愈合,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定期復查CT評估復位效果,若出現視力變化或咬合錯亂需及時復診。心理上需接受面部腫脹可能持續3-6個月,最終外形恢復通常需要1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