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出現乳腺膿腫時通常不建議繼續母乳喂養。乳腺膿腫屬于乳腺組織的化膿性感染,乳汁可能含有致病菌,直接哺乳可能增加嬰兒感染風險。
一、乳腺膿腫的典型表現與處理原則:
乳腺膿腫多由急性乳腺炎發展而來,表現為乳房局部紅腫熱痛、可觸及波動性腫塊,可能伴隨發熱等全身癥狀。需通過超聲檢查確診膿腫范圍,治療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未形成膿腫時可嘗試抗生素治療,已形成膿腫則需穿刺抽膿或切開引流,同時暫停患側哺乳。
二、哺乳調整與乳汁管理:
治療期間應使用吸奶器定時排空患側乳汁避免淤積,但需丟棄該側乳汁。健側乳房在母親未使用禁忌藥物情況下可繼續哺乳,注意哺乳前后清潔乳頭。乳汁淤積時可用溫毛巾熱敷后輕柔按摩,從乳房外圍向乳頭方向推擠幫助疏通。
三、恢復哺乳的時機判斷:
需待膿腫完全消退、體溫正常且抗生素停用24小時后,經醫生評估確認無感染征象方可恢復哺乳。恢復初期應觀察嬰兒有無拒奶、腹瀉等異常反應,哺乳后及時清潔嬰兒口腔。治療期間保持充足水分攝入,選擇寬松透氣內衣減少乳房壓迫。
日常需注意哺乳姿勢正確性,避免單側過度哺乳導致乳汁淤積。飲食宜清淡富含優質蛋白,如魚湯、蒸蛋等促進組織修復,限制高脂肪食物攝入。保持規律作息與愉悅心情,哺乳間隙可做擴胸運動改善循環。若出現乳頭皸裂需及時用羊脂膏護理,發現乳房硬塊或疼痛加劇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