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的確診需結合癥狀表現和醫學檢查,典型癥狀包括心悸、胸悶、氣短或脈搏不規則。
房顫的典型癥狀為突發或持續的心跳不規則,患者常感覺心臟跳動過快、過慢或不規律,部分人伴隨胸悶、頭暈甚至暈厥。癥狀可能間歇性出現,尤其在情緒激動、飲酒或勞累后加重。部分患者癥狀輕微甚至無癥狀,需通過體檢發現。
1、自我初步判斷:
可通過觸摸橈動脈脈搏初步判斷。正常脈搏節律整齊,頻率60-100次/分。房顫患者的脈搏往往快慢不一且強弱不等,每分鐘心跳可能超過100次。家用血壓計若顯示心率異常或心律不齊提示,也需警惕。但自我檢測不能替代專業診斷,尤其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現無癥狀房顫。
2、醫學檢查確診:
心電圖是確診房顫的金標準,能記錄心臟電活動并顯示特征性改變。對于陣發性房顫,可能需要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捕捉發作時的心電變化。心臟超聲檢查可評估心臟結構及功能,血液檢查則幫助排查甲狀腺功能異常等誘因。部分醫院采用植入式心電監測設備對長期疑似患者進行跟蹤。
確診房顫后需評估卒中風險并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日常需限制酒精和咖啡因攝入,保持情緒穩定,規律監測血壓和心率。適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應避免劇烈運動。飲食建議采用地中海飲食模式,多攝入深色蔬菜、深海魚類和堅果,控制鹽分攝入。合并高血壓或糖尿病者需嚴格管理基礎疾病,定期復查凝血功能和心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