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手術后第一次解大便可能出現疼痛。術后局部組織尚未完全愈合,排便時肛門括約肌的收縮可能刺激傷口,導致疼痛感。疼痛程度因人而異,部分患者可能僅感到輕微不適,而另一些患者則可能經歷較為明顯的疼痛。
肛裂手術通常采用肛門內括約肌切開術或肛裂切除術,目的是緩解肛門括約肌的痙攣,促進傷口愈合。術后疼痛是常見現象,主要與手術創傷、局部炎癥反應以及排便時的機械刺激有關。為了減輕疼痛,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術后使用止痛藥物,并采取軟化大便的措施,如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多飲水等,以減少排便時的摩擦和壓力。
術后護理對減輕疼痛和促進愈合至關重要。患者應避免長時間久坐或站立,以減少對肛門區域的壓力。同時,保持肛門清潔干燥,避免感染。術后初期,建議使用溫水坐浴,每次15-20分鐘,有助于緩解疼痛和促進血液循環。如果疼痛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排除感染或其他并發癥的可能性。
飲食方面,術后應選擇易消化、富含纖維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油膩和刺激性食物,以減少對腸道的刺激。適量運動,如散步,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過度用力,有助于減少術后疼痛和促進傷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