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子宮脫垂主要表現為陰道口腫物脫出、下腹墜脹感、排尿異常等癥狀,嚴重時可影響日常活動。
1、腫物脫出:輕癥者僅在腹壓增加時出現陰道口腫物,平臥后自行回縮;重癥者腫物持續脫出陰道口外,需手動還納。伴隨摩擦可能導致潰瘍或感染,需每日溫水清潔并避免久站。
2、下腹墜脹:盆腔韌帶松弛導致子宮下移,產生持續下墜感或腰骶部酸痛。長時間行走或站立后加重,建議使用子宮托輔助支撐,配合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
3、排尿障礙:脫垂子宮壓迫膀胱易引發尿頻、尿急或壓力性尿失禁。可能與盆底神經損傷有關,表現為咳嗽時漏尿。可嘗試定時排尿訓練,必要時使用米多君等藥物改善控尿功能。
4、排便困難:直腸受壓可能導致便秘或排便不盡感,與盆底肌群協調性下降相關。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芹菜,配合提肛運動改善腸道蠕動功能。
5、性交不適:重度脫垂可能引起性交疼痛或陰道松弛。需排除陰道黏膜糜爛,建議使用雌激素軟膏局部治療,嚴重者考慮骶棘韌帶固定術或陰道封閉術。
日常需避免提重物及長期咳嗽,選擇游泳、瑜伽等低沖擊運動增強核心肌群。飲食注意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C促進結締組織修復,如雞蛋、獼猴桃。若脫出腫物無法回納或出現出血感染,需及時就醫評估手術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