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腳腫可能由血液循環改變、激素水平波動、鈉鹽攝入過量、妊娠期高血壓、靜脈血栓等因素引起。
1、血液循環改變:妊娠期子宮增大會壓迫下腔靜脈,導致下肢靜脈回流受阻。建議采取左側臥位減輕壓迫,避免長時間站立,休息時抬高雙腿促進血液回流。
2、激素水平波動:孕激素水平升高會使血管通透性增加,組織間隙液體潴留。可通過穿戴醫用彈力襪改善靜脈回流,每日進行踝泵運動促進淋巴循環。
3、鈉鹽攝入過量:過量鈉離子會導致水鈉潴留。需控制每日鹽分攝入在5克以內,避免腌制食品,多食用冬瓜、紅豆等利尿食物。
4、妊娠期高血壓:可能與血管內皮損傷、胎盤功能異常有關,通常表現為血壓升高、蛋白尿等癥狀。需定期監測血壓,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甲基多巴、拉貝洛爾等降壓藥物。
5、靜脈血栓:妊娠期血液高凝狀態可能引發深靜脈血栓,表現為單側下肢突發腫脹疼痛。需進行超聲檢查確診,治療包括低分子肝素抗凝、必要時放置下腔靜脈濾器。
孕婦日常應保證每日飲水量1500-2000ml,適度進行游泳、孕婦瑜伽等低沖擊運動,睡眠時用枕頭墊高下肢。若腳腫伴隨頭痛、視物模糊或尿量明顯減少,需立即就醫排查子癇前期等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