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后跟底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肥胖或長時間站立、運動損傷等原因引起。
足底筋膜是連接腳跟和腳趾的厚帶狀組織,過度使用或長期受力可能導致炎癥。典型表現為晨起第一步疼痛,活動后減輕。建議減少跑跳運動,選擇足弓支撐鞋墊,每日冰敷10-15分鐘緩解炎癥。
跟骨底部異常骨質增生可能與長期筋膜牽拉有關,X光檢查可確診。疼痛集中在腳跟中央,按壓時加重。使用硅膠足跟墊分散壓力,避免硬底鞋,超聲波治療可促進軟組織修復。
跟腱附著點反復微小撕裂引發炎癥,常見于突然增加運動量人群。疼痛位于腳跟后上方,伴隨局部腫脹。需暫停跑步等沖擊性運動,進行跟腱拉伸訓練,夜間佩戴支具保持肌腱伸展。
BMI超過27會顯著增加足跟壓力,扁平足患者風險更高。建議通過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減重,每日進行足底滾球按摩,選擇緩震性能好的運動鞋。
籃球、網球等急停變向運動易造成跟骨脂肪墊損傷或應力性骨折。急性期遵循RICE原則休息、冰敷、加壓、抬高,恢復期逐步進行提踵訓練增強小腿肌肉力量。
日常可進行赤足踩毛巾抓取訓練強化足底肌肉,推薦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促進結締組織修復,持續疼痛超過兩周需排查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全身性疾病。選擇坡跟不超過3厘米的鞋子,避免穿人字拖長時間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