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早期具有傳染性。病毒性肝炎在潛伏期和發病初期即可通過血液、體液等途徑傳播,具體傳播風險與肝炎類型相關。
1、病毒性肝炎的傳染性特點:
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早期患者糞便中病毒載量高,接觸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可導致傳播。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經血液、母嬰及性接觸傳播,早期患者血液中病毒活躍,共用針具、未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或親密接觸均可能造成感染。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出現乏力、食欲減退等早期癥狀時已具備傳染性,部分乙型肝炎攜帶者無癥狀期仍具傳染性。
2、非病毒性肝炎的傳染性:
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等非傳染性肝炎不會通過接觸傳播。這類肝炎由代謝異常或長期飲酒導致肝細胞損傷,雖可能伴隨肝功能指標異常,但不存在病原體傳播風險。需注意部分非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能合并病毒性感染,需通過血清學檢測明確病因。
預防肝炎傳播需根據類型采取針對性措施。病毒性肝炎患者應避免與他人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個人物品,性生活使用防護措施,家庭成員建議接種相應疫苗。日常注意飲食衛生,處理食物前充分洗手,生熟食分開存放。醫務人員接觸血液體液時需嚴格執行標準防護。定期監測肝功能,保證充足睡眠,控制高脂飲食攝入,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有助于肝臟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