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與發燒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病因、癥狀表現及干預方式上,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發燒則是體溫調節異常的表現。
1、病因差異:
感冒主要由鼻病毒、冠狀病毒等病原體感染上呼吸道所致,屬于局部炎癥反應;發燒則是由下丘腦體溫調定點上移引發的全身性生理反應,常見誘因包括感染、免疫性疾病或中暑等。
2、癥狀特點:
感冒典型癥狀為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可能伴隨低熱;發燒則以體溫超過37.3℃為核心特征,嚴重時可出現寒戰、出汗,但未必伴有呼吸道癥狀。
3、持續時間:
普通感冒癥狀多在3-7天自行緩解;發熱持續時間取決于原發病,細菌感染可能持續數日,病毒感染通常3天內退熱。
4、檢查指標:
感冒患者血常規可能顯示淋巴細胞比例升高;發熱時若中性粒細胞增高提示細菌感染,CRP、降鈣素原等炎癥指標有助于鑒別病因。
5、處理原則:
感冒以對癥治療為主,如偽麻黃堿緩解鼻塞;體溫超過38.5℃需用對乙酰氨基酚退熱,持續高熱或伴隨意識改變需立即就醫排查腦膜炎等重癥。
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ml飲水,選擇雞湯、百合粥等易消化食物;體溫上升期避免酒精擦浴,可采用溫水敷額;恢復期進行八段錦、散步等低強度運動。出現持續高熱不退、抽搐或皮疹等癥狀時需急診處理,血常規聯合胸片檢查可明確是否存在肺炎等并發癥。維生素C補充建議控制在200mg/日,過量可能引起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