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隱窩炎通常無法自愈,需及時干預治療。該病是肛竇與肛腺的慢性炎癥,因局部解剖結構特殊,分泌物易滯留引發感染。
一、疾病特點與治療必要性:
肛隱窩炎主要表現為肛門墜脹、排便疼痛及分泌物增多。由于肛竇呈漏斗狀開口向上,糞便殘渣易積存導致反復感染。若不治療可能發展為肛周膿腫或肛瘺。急性期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藥物包括頭孢類、甲硝唑等;慢性期可配合中藥坐浴促進炎癥吸收。
二、日常護理與預防措施:
保持肛門清潔是核心措施,排便后建議用溫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衛生紙。飲食需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火龍果等,每日飲水量不低于1500毫升。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時活動5分鐘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出現肛門不適時,可嘗試溫水坐浴緩解癥狀,水溫控制在40℃左右。
肛隱窩炎患者需長期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導致免疫力下降。建議選擇棉質透氣內褲,每日更換并陽光下暴曬消毒。運動方面推薦提肛鍛煉,每日3組每組20次,增強盆底肌群功能。若癥狀持續兩周未緩解,或出現發熱、肛門劇烈疼痛需立即就醫,避免延誤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