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羥氯喹片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顯白色或類白色。硫酸羥氯喹片的主要成份為硫酸羥氯喹。那么,孕婦使用硫酸羥氯喹片如何呢?
硫酸羥氯喹片為4-氨基喹啉類藥物。硫酸羥氯喹片的作用機理尚不清楚,目前認為有可能與其免疫抑制與抗炎作用有關。硫酸羥氯喹片可能包括與琉基的相互作用、干擾酶的活性(包括磷酸脂酶、NADH-細胞色素C還原酶、膽堿酯酶、蛋白酶和水解酶)。硫酸羥氯喹片在一項研究中,給予健康志愿者0.4g單劑量的羥氯喹后,硫酸羥氯喹片平均血漿峰濃度在53~208ng/ml范圍,硫酸羥氯喹片平均水平為105ng/ml。硫酸羥氯喹片的血漿達峰濃度的平均時間為1.83小時。
硫酸羥氯喹片根據給藥后的時間,硫酸羥氯喹片的平均血漿消除半衰期變化如下:硫酸羥氯喹片的血漿達峰濃度后~10、10-48、48~504小時時分別為5.9個小時、26.1個小時和299個小時。硫酸羥氯喹片的母體化合物和代謝物廣泛分布于機體,硫酸羥氯喹片的消除主要通過尿液,硫酸羥氯喹片在一項研究中,24小時可觀察到3%的給藥劑量。硫酸羥氯喹片具有和氯喹相似的藥理作用、藥物動力學和體內代謝過程。硫酸羥氯喹片口服后,羥氯喹被快速和幾乎全部吸收。
硫酸羥氯喹片的孕婦用藥:羥氯喹可通過胎盤:有關羥氯喹在妊娠期的應用資料有限。應該指出的是,治療劑量中的4-氨基喹琳與中樞神經系統損害有關,包括耳毒性(聽覺和前庭毒性、先天性耳聾)、視網膜出血和視網膜色素沉著。所以,妊娠期婦女應避免使用羥氯喹,只有經醫生判斷患者在接受該藥預防和治療的受益大于可能的危害時方可使用。將具有放射活性標記的氣喹靜脈注射至懷孕的CBA小鼠后藥物可快速穿過胎盤,選擇性地聚集在胎鼠眼睛黑色素結構部分,且一直存留在眼部組織中直至該藥從身體其它部位排除后5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