癬的臨床治療需根據具體類型選擇抗真菌藥物,常見有效藥物包括特比萘芬、酮康唑、聯苯芐唑等。癬的治療效果與藥物選擇、感染部位、患者免疫狀態等因素密切相關。
1、特比萘芬:
特比萘芬屬于丙烯胺類抗真菌藥,通過抑制角鯊烯環氧化酶破壞真菌細胞膜合成。對皮膚癬菌尤其有效,適用于體癬、股癬、手足癬等淺部真菌感染。該藥可采用乳膏或噴霧劑型局部外用,嚴重感染時需口服給藥。治療期間需注意肝功能監測,孕婦及哺乳期慎用。
2、酮康唑:
酮康唑為咪唑類廣譜抗真菌藥,能干擾真菌細胞膜麥角固醇合成。其洗劑對頭皮脂溢性皮炎合并真菌感染效果顯著,乳膏劑型適用于花斑癬等淺表感染。因存在肝毒性風險,口服制劑現已較少使用。使用時應避開眼周黏膜,療程通常持續2-4周。
3、聯苯芐唑:
聯苯芐唑具有雙重抗菌機制,既能破壞真菌細胞膜結構,又可抑制過氧化物酶活性。對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常見致病菌抑菌率超過90%。其霜劑透皮吸收好,特別適合角化型手足癬的治療。用藥后可能出現局部灼熱感,通常不影響繼續治療。
4、環境消毒:
真菌孢子可在環境中存活數月,治療期間需對衣物、鞋襪等物品進行沸水燙洗或陽光暴曬。浴室、地板等潮濕區域應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劑處理。家庭成員共用毛巾、拖鞋等行為可能造成交叉感染,需嚴格避免。
5、免疫調節:
糖尿病患者、HIV感染者等免疫低下人群更易發生頑固性癬病??刂苹A疾病、補充維生素A/D、保證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強皮膚屏障功能。反復發作患者可考慮檢測免疫功能,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免疫調節劑。
保持患處清潔干燥是輔助治療的關鍵,建議選擇純棉透氣衣物,運動后及時擦干汗液。飲食上適當增加富含鋅的海產品、堅果等,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攝入。若規范用藥4周無改善或出現紅腫化膿,需及時就醫排除耐藥菌感染或合并細菌感染可能。夏季潮濕季節可預防性使用抗真菌爽身粉,特別是皮膚皺褶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