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上長很多小水皰且伴隨瘙癢,多數情況是真菌感染或汗皰疹所致。真菌感染常見于足部潮濕環境,汗皰疹則與過敏或精神壓力相關。
一、真菌感染足癬:
足癬由皮膚癬菌引起,表現為密集小水皰,多發于足底或趾縫。瘙癢明顯,水皰破潰后可能出現脫屑或糜爛。夏季易復發,與穿不透氣鞋襪、共用拖鞋等行為有關。治療需保持足部干燥,選擇透氣鞋襪,避免搔抓。局部可外用抗真菌藥膏,如聯苯芐唑、特比萘芬等,嚴重時需口服藥物。
二、汗皰疹濕疹性皮炎:
汗皰疹屬于過敏性皮膚病,水皰多呈對稱分布,伴劇烈瘙癢。病因可能與接觸洗滌劑、金屬過敏或情緒緊張有關。水皰干涸后會形成環狀脫皮,反復發作。日常需減少化學刺激,避免過度清潔。急性期可用冷敷緩解瘙癢,外用糖皮質激素藥膏如氫化可的松,合并感染時需配合抗菌藥物。
三、接觸性皮炎:
接觸橡膠鞋材、染料等致敏物質后,足部可能出現紅斑、水皰伴灼熱感。明確過敏原后需立即避免接觸,輕癥可自愈,嚴重時需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日常建議選擇棉質襪子,新鞋穿前充分通風。
保持足部清潔干燥是預防關鍵。每日用溫水清洗后徹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縫。穿透氣性好的棉襪及皮質鞋子,避免赤腳行走于公共浴室。飲食上減少辛辣刺激食物,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若水皰化膿、發熱或擴散至其他部位,需及時就醫排除帶狀皰疹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