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傳統醫學認為,馬齒莧藥性酸、寒,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的功效,用于治療熱毒血痢、癰腫疔瘡、濕疹、丹毒、蛇蟲咬傷、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功效作用
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的功效。
清熱解毒:
馬齒莧味酸性寒,能夠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可以用于治療血熱毒盛引起的癰腫疔瘡、丹毒,或蛇蟲咬傷。
涼血止血:
馬齒莧味酸而寒,入肝經血分,具有清熱涼血、收斂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血熱妄行導致的崩漏下血,或大腸熱盛導致的便血、痔血。
止痢:
馬齒莧性寒質滑,酸能收斂,歸大腸經,具有清泄腸道熱毒、涼血止痢的功效。因此,可用于治療熱毒血痢、里急后重(有便意但排不出來)。
現代應用
1、馬齒莧具有解熱的作用,可運用于清臟腑熱藥中,如養陰清胃顆粒。
2、馬齒莧對子宮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加強子宮收縮,可用于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常見的中成藥有止血寧片。
3、馬齒莧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腹瀉等作用,可用于治療痢疾,常見的中成藥有菌痢平片、痢炎寧片、清熱治痢丸。
需要注意,大家應該合理的使用中成藥,不能隨意用藥。當您有用藥需求時,應向醫生或藥師咨詢,以保證用藥安全、有效。
適宜人群
馬齒莧適用于熱毒血痢者;熱毒瘡瘍者;崩漏、便血者。
熱毒血痢者:
馬齒莧性寒質滑,酸能收斂,入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可用于治療痢疾。改善患者大便次數增多、腹痛、大便不爽等癥狀。
熱毒瘡瘍者:
馬齒莧味酸性寒,能夠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可以用于治療血熱毒盛引起的瘡瘍,改善患者患處皮膚紅、腫、熱、痛、潰膿等癥狀。
崩漏、便血者:
馬齒莧味酸而寒,入肝經血分,具有清熱涼血、收斂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血熱妄行導致的崩漏下血,或大腸熱盛導致的便血、痔血。
需要注意,本品多與其他藥物配伍應用來治療上述疾病,具體組方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體質、合用藥物情況等制定,存在個體化差異,請大家不要盲目用藥。
禁忌人群
脾胃虛寒、腸滑作泄者。
原因:
馬齒莧性寒質滑,脾胃虛寒、腸滑作泄者服用馬齒莧可能會損傷脾胃,導致患者腹痛、腹瀉加重。
特殊人群
孕婦禁用。
孕婦:
馬齒莧性寒質滑,對子宮有刺激作用,會引起子宮運動,增加孕婦流產風險。
使用方法
本品多與其他中藥配伍應用于中藥組方中,一般情況下,需要煎煮后內服。需要注意,具體的熬藥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時間、煎煮次數等需要遵照醫囑,以保證藥液能夠發揮相應的療效。
用量
臨床常用劑量為煎服9-15g,鮮品30-60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體質等因素不同,具體用量會存在個體化差異,請患者嚴格按照醫生處方規定的劑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本品的合用禁忌尚不明確,為保證用藥安全、有效,如果您在使用本品期間需要合用其他藥物,請向醫生或藥師咨詢。
食用方法
馬齒莧既是藥品又是食品,可用于炒菜、煮湯、熬粥等,例如涼拌馬齒莧、清炒馬齒莧、馬齒莧湯、馬齒莧粥、馬齒莧泡水。
涼拌馬齒莧:
鍋里燒開水,將馬齒莧焯至變色撈出,涼水過濾后放入碗中,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調味品,攪拌均勻即可。
清炒馬齒莧:
鍋里燒油,先放蒜末爆香,加入馬齒莧快速翻炒,待變色后加入一小勺鹽,翻炒拌勻,根據個人喜好加入適量其他調味品,出鍋即可。
馬齒莧湯:
豬肉適量,剁碎,蒜瓣拍碎。鍋里放油燒熱,下蒜蓉爆香,加入肉末翻炒,加入1碗水,煮開后放入馬齒莧,煮至變色,加入調味料即可。
馬齒莧粥:
油鍋燒熱,放入蔥花煸香,倒入馬齒莧,加鹽炒至入味,出鍋備用。將粳米洗凈,加適量水煮熟,放入馬齒莧煮至粥即可。
馬齒莧泡水:
取適量馬齒莧干品,放入杯中,加適量開水,泡5至10分鐘后,即可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