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國家醫保局主導的新一輪藥品帶量采購擴面正式開標,此次競標參選企業可謂冰火兩重天,尤其是潛在參與投標企業超過3家的品種,競爭異常激烈。
據財聯社報道,在遞交材料的最后幾分鐘,現場工作人員要求安科生物、珠海聯邦制藥、安徽安科遞交材料,但三家企業在招標現場沒有人回應,疑似棄標。此次集采擴圍競標共有79家企業參與報價,涉及139個品規。
盡管帶量采購已全國鋪開,但采購品種依然是之前的25個品種。健識局注意到,采按照報價最低原則,對中選企業的數量允許增至3家,這一重大改變直接影響了各個品種相應的采購周期和約定采購量。
而此次競標將涉及全國25個省市70%的市場銷量,一旦在談判中勝出,即可獲得巨大的市場占有率,反之恐將被踢出市場。至此,參與此次報價企業也用盡了渾身解數,將其價格壓到最低。
齊魯、樂普、新安三家中標,阿托伐他汀進入仿制藥時代
作為阿托伐他汀的原研以及首仿企業,輝瑞和嘉林藥業在此次4+7全國藥品集中丟標,讓人大跌眼鏡。
據健識局了解,此番阿托伐他汀中標的是齊魯制藥、樂普醫療以及興安藥業三甲仿制藥企業。其中標的報價為:齊魯制藥1.68元/片(10mg)、新安藥業3.6元/片(28片)、樂普4.41元/片(14片)。
這相比于此前未全國擴面之前0.94元/片的價格,又降價87.2%。有分析人士指出,這種一降再降的砍價方式,對于原研及首仿藥企來說,因其有完成的營銷團隊、供應鏈體系,所以價格很難接受。
這也就為齊魯制藥、樂普醫療、興安藥業的仿制藥企業入局帶來一線生機。據2018年全國樣本醫院銷量來統計份額,輝瑞、嘉林藥業、樂普醫療分別占據68%、22%和2%。
而在輝瑞和嘉林藥業失去4+7的中標資格之后,未來阿托伐他汀的市場無疑將重新洗牌。
事實上,此番齊魯制藥、樂普醫療、興安藥業三家仿制藥,之所以能在4+7全國擴面的招標中勝出,還要得益于一致性評價。
眾所周知,中選藥品是不需要做臨床的,沒中選的也要降價拼一下帶量采購外的市場份額。總而言之,涉及25個通用名的藥品無論中選與否,都將會降價換市場。
事實上,國家推行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目的就是為了替代原研藥,通過質量和療效(與原研藥)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正是中國醫保實施戰略性購買的重要“籌碼”。
輝瑞在首批“4+7”帶量采購中,兩大重磅產品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鈣片)與絡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均落標,導致丟掉了不少市場,由此也沖擊到公司自身的業績。今年二季度,輝瑞第二季度中國區銷售額下滑了20%。
隨著帶量采購全國鋪開,相關藥品根本沒有空間、也不需要雇傭和往常一樣多的醫藥代表,諸多代表所能做的就是換產品或被淘汰。
欲保住市場,賽諾菲、阿斯利康紛紛降價
在此番4+7全國擴面的報價中,賽諾菲的氯吡格雷、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和禮來注射用培美曲塞都紛紛降價。
氯吡格雷作為賽諾菲的明星產品,在此次4+7全國招標是志在必得。據健識局了解,氯吡格雷75mg規格報價,石藥集團2.44元/片、原研賽諾菲報價為2.55元/片、樂普醫療2.98元/片、信立泰3.13元/片。
按照最多3家中標的原則,信立泰本次報價最高,或將錯失75mg規格的采購量。健識局注意到,盡管賽諾菲作為氯吡格雷的原研藥廠家,但其報價僅次于剛剛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石藥集團。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上一輪4+7帶量采購中,賽諾菲的氯吡格雷因降價不到位,痛失中標機會而市場銷量大降,這一次賽諾菲肯定要降價換市場。
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氯吡格雷銷售額超過100億元。在品牌格局中,賽諾菲、信立泰、樂普藥業三足鼎立,其中,賽諾菲市場份額近60%。在規格格局中,75mg占比最大,達62.34%。
不出意外,去年的中標者信立泰將會出局,原研賽諾菲入場。
2018年,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價格直降75%,4+7的中標價格是547元。盡管這次報價并未出現大幅度的降價,但對比尚未進入4+7帶量采購地區的全國最低價2280/盒來說,在全國擴面之后,吉非替尼的價格還會再降。
作為阿斯利康的唯一競爭對手,齊魯制藥則在4+7基礎上再次打了個五折,憑借257元/盒的價格優勢將鐵定入圍。但由于過評企業僅兩家,阿斯利康或仍將繼續中標。
下面是健識局根據醫藥圈流傳的各廠家報價,僅供各位讀者參考。最終中標價格要等待進一步確認和采購聯盟最終公布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