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脂肪粒可通過熱敷按摩、局部清潔、調整護膚品、專業挑除、激光治療等方式去除,通常由皮脂腺堵塞、角質堆積、護膚品過油、內分泌失調、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40℃溫水浸濕毛巾敷眼周5分鐘,配合無名指指腹順時針輕揉脂肪粒,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軟化角質。每日重復2次,持續1-2周可促使小型脂肪粒自然脫落。操作時注意力度均勻,避免拉扯嬌嫩眼周皮膚。
選擇含茶樹精油或水楊酸的溫和潔面產品,用化妝棉蘸取后以點按方式清潔脂肪粒區域。茶樹精油具有抗菌特性,水楊酸能溶解角質栓,兩者協同減少皮脂腺堵塞。清潔后需立即使用清爽型保濕眼霜維持水油平衡。
停用含礦脂、羊毛脂等封閉性成分的眼霜,改用啫喱質地的透明質酸或維生素E類產品。建議夜間使用含視黃醇的眼部精華,白天搭配SPF30以上的防曬霜,避免紫外線刺激導致角質異常增生。
頑固性脂肪粒可在消毒后由美容師用無菌針頭挑破表皮,擠出黃白色角蛋白栓。操作需嚴格無菌環境,術后涂抹金霉素眼膏預防感染。該方法適合直徑超過1毫米的成熟脂肪粒,術后24小時內避免沾水。
二氧化碳激光或鉺激光能精準氣化表皮角質層,破壞脂肪粒囊壁。治療時采用點陣模式,恢復期約3-5天,可能出現暫時性紅斑。需在正規醫療機構操作,術后需加強防曬避免色素沉著。
日常可增加藍莓、胡蘿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攝入,配合眼周穴位按壓促進代謝。避免自行用手擠壓脂肪粒,防止繼發感染形成瘢痕。若脂肪粒持續增大或伴隨紅腫疼痛,需及時就診排除汗管瘤等皮膚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