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損傷出血可通過多飲水、避免劇烈運動、局部冷敷、抗生素預防感染、手術修復等方式治療。尿道損傷通常由外傷、尿道結石、醫源性操作、尿道感染、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引起。
增加每日飲水量至2000-3000毫升,稀釋尿液減少對尿道黏膜的刺激。建議選擇溫開水或淡鹽水,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飲品。排尿時采用放松姿勢,減輕尿道壓力。
急性期需絕對臥床休息,避免騎跨動作及重體力勞動。恢復期可進行散步、瑜伽等低強度運動,禁止游泳、騎行等可能摩擦會陰部的活動。使用軟墊減輕坐姿時對尿道的壓迫。
出血初期采用冰袋間歇冷敷會陰部,每次15分鐘間隔2小時。穿著純棉透氣內褲,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出現血塊堵塞時可采用溫水坐浴,溫度控制在40℃以下。
尿道損傷可能與導尿操作、性傳播疾病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排尿灼痛、尿道分泌物等癥狀。預防性使用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磷霉素等抗生素,療程不超過5天。定期復查尿常規監測感染指標。
嚴重損傷可能與骨盆骨折、銳器刺傷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持續出血、尿潴留等癥狀。部分斷裂可行尿道吻合術,完全斷裂需膀胱造瘺后行尿道成形術。術后需留置導尿管4-6周,定期尿道擴張。
飲食宜選擇冬瓜、絲瓜等利尿食材,避免辣椒、生姜等辛辣食物。恢復期可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量,每日3組每組10次。觀察排尿狀態,出現尿線變細、排尿困難等癥狀需及時泌尿外科復查。保持每日尿量1500毫升以上,夜間排尿不超過2次。長期隨訪監測尿道狹窄等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