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盤多數情況下可以懷到足月,但需密切監測并遵循醫囑。前置胎盤是指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或覆蓋宮頸內口,可能增加妊娠晚期出血風險。根據胎盤覆蓋宮頸內口的程度分為完全性、部分性和邊緣性前置胎盤,不同類型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存在差異。
1. 完全性前置胎盤:
胎盤完全覆蓋宮頸內口,出血風險較高,通常需提前終止妊娠。孕中晚期可能出現無痛性陰道出血,需絕對臥床休息并避免劇烈活動。若出血頻繁或量多,可能需在孕34-37周行剖宮產術。完全性前置胎盤患者應避免性生活及陰道檢查,定期超聲監測胎盤位置變化。
2. 部分性前置胎盤:
胎盤部分覆蓋宮頸內口,出血風險相對較低。多數患者可通過嚴密監測維持至孕37周后分娩。日常需注意觀察陰道出血情況,避免長時間站立或提重物。若出現宮縮或出血增多需及時就醫,必要時使用宮縮抑制劑延長孕周。
3. 邊緣性前置胎盤:
胎盤邊緣達宮頸內口但未覆蓋,出血風險最低。約90%邊緣性前置胎盤在孕晚期可隨子宮下段延伸而變為正常位置胎盤。建議每4周復查超聲,監測胎盤位置變化。若無出血癥狀,通常可等待自然臨產,但分娩方式需根據臨產時胎盤位置決定。
前置胎盤孕婦應保持均衡飲食,適量增加富含鐵和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深色蔬菜,預防貧血。避免便秘可多攝入膳食纖維,減少腹壓增加導致的出血風險。日常以散步等低強度活動為主,禁止跑跳、下蹲等動作。出現陰道流血、腹痛或胎動異常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