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上髁炎需注意局部休息、調整運動方式、物理治療、藥物緩解及康復訓練,日常應避免重復性腕部動作并加強前臂肌群鍛煉。
避免反復屈伸腕關節或抓握動作,如擰毛巾、打網球等。使用工具時改為雙手操作,工作時佩戴護肘減輕肌腱負荷。急性期可采用冰敷15分鐘/次,每日3-4次控制炎癥。
暫停羽毛球、高爾夫等需腕部發力的運動,改為游泳、慢跑等低沖擊活動。恢復期逐步進行前臂旋后、腕背伸等離心訓練,負荷從0.5kg啞鈴開始遞增。
超聲波治療可促進肌腱修復,沖擊波療法適用于慢性疼痛。每日進行5分鐘前臂拉伸:肘部伸直,用健側手緩慢下壓患側手掌至緊繃感維持30秒。
急性疼痛期可短期使用布洛芬、塞來昔布等非甾體抗炎藥。局部涂抹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膏,配合氟比洛芬貼劑持續給藥。嚴重者需在超聲引導下進行皮質醇注射治療。
進行握力球擠壓、橡皮筋抗阻伸腕等練習,每組15次每日3組。逐步加入屈肘90度狀態下的腕關節屈伸抗阻訓練,增強伸肌群離心收縮能力。
飲食需增加蛋白質攝入促進肌腱修復,每日補充1.5g/kg體重的優質蛋白如魚肉、雞胸肉。維生素C和鋅有助于膠原合成,可通過獼猴桃、牡蠣等食物獲取。睡眠時保持肘關節輕度屈曲,避免枕頭過高導致肌腱持續牽拉。癥狀持續超過2周或出現夜間痛需骨科就診,排除橈神經卡壓或頸椎病變。康復后期可逐步恢復運動,建議運動前充分熱身并使用肌效貼輔助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