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出現痔瘡時,盡量避免口服藥物。可以應用痔瘡栓、孕痔安等外用藥物緩解病情;也可以選擇蒲公英馬齒莧坐浴、花椒鹽水坐浴、蒼術茯苓坐浴、桃仁蒲公英坐浴等方法緩解病情,對胎兒的傷害比較小。
孕婦出現痔瘡的幾率比較高,因為懷孕后靜脈壓力會升高,隨著胎兒的增大,越來越大的子宮會擠壓盆腔,此時下身的血流速度會減慢,時間長了就可能會出現痔瘡。孕婦用藥治療痔瘡時一定要慎重,避免影響到胎兒,那么,孕婦痔瘡用什么藥比較好呢?
一、外用藥物治療孕婦痔瘡
1.痔瘡栓
孕婦出現痔瘡后,盡量避免口服藥物,以免影響胎兒的健康發育。可以外用一些藥物,危害相對來說會少一些。如果痔瘡病情比較嚴重,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把痔瘡栓塞到直腸中緩解病情。用藥時可以先用花椒水或者溫開水坐浴,再進行直腸給藥。
2.孕痔安
孕痔安對痔瘡也有一定的緩解的作用,這種藥物中不含麝香、明礬、牛黃、冰片等會影響胎兒發育、導致胎兒流產、早產的藥物成分,所以孕期出現痔瘡時應用這種藥物外涂,比較安全。
二、中藥坐浴治療孕婦痔瘡
1.蒲公英馬齒莧坐浴
用蒲公英、馬齒莧、芒硝、苦參、土茯苓等中藥加水煎煮,在大便后用這種藥液坐浴,每天做1~2次,每次坐浴30分鐘左右,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對痔瘡腫痛等癥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2.花椒鹽水坐浴
把花椒和食鹽一起放到盆中,用開水沖開后,坐在盆上熏洗患處,每天一次,每次10分鐘左右,能起到消腫化膿、止血去痛的作用。孕婦出現痔瘡時,可以選擇這種方法緩解不適癥狀。
3.蒼術茯苓坐浴
用蒼術、土茯苓、黃柏、五倍子等中藥加水煎煮半個小時,趁熱熏患處,水溫降下去后再浸泡患處,每天1~2次,每次20分鐘左右,能起到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對于外痔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4.桃仁蒲公英坐浴
用桃仁、蒲公英、黃柏、白芷等中藥加水煎煮,趁熱先熏在洗,每次15分鐘,每天進行2~3次,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消腫除濕的作用,對于痔瘡紅腫疼痛、便后出血等癥狀都有一定的緩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