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駝背可就診骨科、康復醫學科或兒科脊柱專科,具體需結合伴隨癥狀選擇科室。
1、骨科排查:結構性駝背需優先排除脊柱側彎、休門氏病等骨骼病變,典型表現為背部不對稱隆起、肩胛骨突出。X光或MRI可確診,輕度側彎可采用支具矯正,嚴重者需行脊柱融合術或生長棒植入術。
2、康復醫學科:功能性駝背多因肌力失衡導致,表現為久坐后姿勢性彎曲。通過核心肌群訓練平板支撐、臀橋、背部拉伸貓牛式改善,配合姿勢矯正帶使用效果更佳。
3、兒科脊柱專科:針對發育性脊柱畸形如先天性半椎體,常伴軀干傾斜或步態異常。3D掃描評估后可能需定制矯形器,青春期前進行椎體阻滯術可阻止畸形進展。
4、內分泌科會診:部分駝背與代謝性骨病相關,如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患兒會出現肋串珠、腕踝膨大。血清鈣磷檢測異常時需補充骨化三醇,配合紫外線治療促進鈣吸收。
5、神經科評估:神經肌肉疾病導致的駝背往往伴隨肌張力異常或運動里程碑延遲,如脊髓性肌萎縮癥需進行基因檢測。水療和神經肌肉電刺激可延緩功能退化。
日常需保證每日1小時負重運動跳繩、籃球,鈣攝入量達到800mg/日相當于500ml牛奶+100g豆腐。書包重量不宜超過體重10%,學習時保持屏幕與眼睛平齊,每30分鐘起身活動。夜間睡硬板床時可在腰部墊小毛巾卷維持生理曲度,定期進行靠墻站立測試后腦勺、肩胛骨、臀部、腳跟四點貼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