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患者并非都需要手術,治療方案需根據穿孔大小、病情嚴重程度及并發癥風險綜合評估。
1、非手術治療適用情況:
對于早期發現的小穿孔直徑小于1厘米,且無腹腔嚴重感染或休克癥狀的患者,可嘗試保守治療。治療措施包括持續胃腸減壓減少胃酸分泌,靜脈營養支持維持電解質平衡,配合質子泵抑制劑降低胃酸濃度。同時需嚴格禁食禁水,通過抗生素控制腹腔感染。此類患者需在重癥監護下密切觀察,若24-48小時內腹痛加劇或出現發熱,仍需轉為手術治療。
2、必須手術的指征:
當穿孔直徑超過2厘米、合并消化道出血或彌漫性腹膜炎時,手術是唯一選擇。穿孔時間超過12小時會導致胃內容物大量滲入腹腔,引發感染性休克。常見術式包括穿孔修補術與胃大部切除術,前者適用于單純性穿孔,后者多用于合并胃癌或反復潰瘍的患者。術后需注意吻合口瘺風險,需持續監測腹腔引流液性狀。
康復期需長期保持軟質低纖維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胃黏膜損傷。建議采用少食多餐模式,每日進食5-6次,選擇蒸蛋、嫩豆腐等易消化食物。三個月內禁止劇烈運動防止腹壓增高,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活動。定期復查胃鏡觀察愈合情況,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需規范進行根除治療。心理上需緩解焦慮情緒,避免應激性潰瘍復發,必要時可尋求專業心理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