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中毒可通過脫離污染源、促進排泄、藥物治療、營養支持、對癥處理等方式解毒。汞中毒通常由職業暴露、化妝品使用、飲食污染、溫度計破損、中藥偏方等原因引起。
1、脫離污染源:立即遠離含汞環境,脫去污染衣物并用溫水沖洗皮膚。誤服者需用牛奶或蛋清保護胃黏膜,減少汞化合物吸收。避免使用含汞化妝品或接觸破損溫度計。
2、促進排泄:大量飲水配合利尿劑加速腎臟排汞,成人每日飲水量建議2000-3000ml。二巰丙磺酸鈉可結合血液中的汞離子,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適當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燕麥、蘋果促進腸道汞排泄。
3、藥物治療:急性中毒首選二巰基丙醇肌肉注射,慢性中毒適用青霉胺口服。重度中毒需使用二巰丁二酸靜脈注射,配合血液透析清除血汞。使用驅汞藥物期間需監測肝腎功能。
4、營養支持:補充硒元素拮抗汞毒性,每日食用巴西堅果3-5顆或牡蠣100g。增加維生素E攝入,如杏仁、菠菜保護神經細胞膜。蛋白質攝入量保持1.2-1.5g/kg體重,修復受損組織。
5、對癥處理:震顫癥狀可用普萘洛爾緩解,口腔炎采用康復新液含漱。腎功能損害者控制蛋白質攝入,神經系統癥狀配合維生素B族營養神經。出現精神癥狀時短期使用奧氮平治療。
汞中毒后應保持低汞飲食,避免食用旗魚、金槍魚等大型肉食性魚類,選擇三文魚、鱈魚等低汞海產品。適當進行有氧運動促進新陳代謝,每周3次30分鐘快走或游泳。定期監測尿汞含量,接觸汞作業人員每年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居家環境避免使用含汞物品。出現頭痛、手抖、牙齦炎等疑似癥狀時及時就醫檢測血汞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