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關節炎可通過非甾體抗炎藥、關節軟骨保護劑、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等方式治療。膝蓋關節炎通常由關節軟骨退化、慢性勞損、肥胖、遺傳因素、免疫異常等原因引起。
非甾體抗炎藥是緩解膝蓋關節炎疼痛和炎癥的常用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癥狀。常用藥物包括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適用于輕中度疼痛發作期。這類藥物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長期使用需監測肝腎功能。
關節軟骨保護劑如硫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軟骨素可延緩軟骨退化進程。這類藥物通過刺激軟骨細胞合成蛋白多糖,改善關節潤滑功能。需連續服用3-6個月才能顯效,適合早期關節炎患者作為基礎治療。
關節腔注射糖皮質激素能快速控制嚴重炎癥反應,常用藥物包括曲安奈德、倍他米松。每年注射次數不宜超過3-4次,過度使用可能加速軟骨損傷。適用于關節明顯腫脹、積液時的短期癥狀控制。
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關節病,TNF-α抑制劑如阿達木單抗、依那西普可阻斷炎癥 cascade。這類藥物需皮下注射,使用前需排除結核等感染性疾病,治療期間需定期監測免疫功能。
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辣椒堿貼片等外用制劑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通過皮膚吸收發揮抗炎鎮痛作用,全身副作用較小。適合配合口服藥物使用,尤其適用于老年患者或合并胃腸道疾病者。
膝蓋關節炎患者日??蛇M行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飲食注意補充富含omega-3脂肪酸的三文魚、亞麻籽,控制體重減輕關節負荷。關節明顯變形或保守治療無效時,需考慮關節鏡清理術或人工關節置換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