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手就起泡脫皮可通過保濕護理、避免刺激、藥物治療、排查過敏原、控制環境濕度等方式改善。該癥狀通常由皮膚干燥、寒冷刺激、接觸性皮炎、真菌感染、汗皰疹等原因引起。
1、保濕護理:
冬季皮脂分泌減少導致皮膚屏障功能下降,選擇含尿素、神經酰胺、凡士林的護手霜,每日涂抹3-5次,洗手后立即補涂。睡前厚涂保濕霜并佩戴棉質手套加強吸收。
2、避免刺激:
減少接觸洗滌劑、消毒液等化學物質,家務時佩戴橡膠手套。水溫控制在37℃以下,避免熱水反復沖洗。選擇無皂基弱酸性清潔產品,減少皮膚脂質流失。
3、藥物治療:
伴隨瘙癢時使用氫化可的松軟膏緩解炎癥,繼發真菌感染需聯用酮康唑乳膏。水皰明顯者可短期外用鹵米松乳膏,嚴重滲出時采用硼酸溶液濕敷。
4、排查過敏原:
金屬飾品、染發劑或護膚品中的鎳、香料可能誘發接觸性皮炎。斑貼試驗可明確致敏物質,避免接觸后癥狀通常2-4周消退。反復發作需檢測特異性IgE抗體。
5、控制環境濕度:
室內濕度低于40%會加速角質層水分蒸發,使用加濕器維持50%-60%濕度。外出佩戴保暖手套,避免冷風直接刺激。暖氣房放置水盆或濕毛巾輔助增濕。
日常增加富含維生素A的動物肝臟、胡蘿卜,補充維生素E含量高的堅果類食物。洗手后未完全擦干時避免接觸低溫物體,夜間可進行燕麥粉溫水浸泡。癥狀持續超過兩周或出現化膿需排查銀屑病、掌跖膿皰病等皮膚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