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闌尾炎可能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惡心嘔吐、發熱、食欲減退、麥氏點壓痛等癥狀。
早期疼痛多始于上腹部或臍周,呈陣發性鈍痛,6-8小時后疼痛轉移并固定于右下腹。這種特征性表現與內臟神經反射和炎癥累及腹膜有關,約70%患者出現該癥狀。
約90%病例伴隨惡心嘔吐,早期為反射性嘔吐,后期因腸麻痹可能出現持續性嘔吐。食欲減退是普遍現象,部分患者會出現便秘或腹瀉等排便習慣改變。
體溫通常升高至37.5-38.5℃,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可能出現39℃以上高熱。伴隨乏力、出汗等中毒癥狀,白細胞計數顯著升高提示感染進展。
麥氏點壓痛是典型體征,按壓右下腹1/3處出現明顯疼痛。反跳痛和肌緊張提示腹膜刺激征,結腸充氣試驗、腰大肌試驗等特殊檢查可輔助診斷。
妊娠期患者疼痛位置上移,老年人可能癥狀輕微但病理嚴重。兒童常表現為全腹痛伴頻繁嘔吐,盆腔位闌尾炎可能出現排尿異常或里急后重感。
發病期間需禁食并臥床休息,選擇米湯、藕粉等流質飲食過渡,恢復期增加優質蛋白攝入促進組織修復。術后早期需進行踝泵運動預防血栓,逐步過渡到腹式呼吸訓練和步行鍛煉。日常注意避免暴飲暴食,控制高脂高糖食物攝入,出現持續腹痛或發熱癥狀需立即就醫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