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與單純皰疹的區別主要在于病原體類型、發病部位、癥狀特征、復發概率及高危人群。
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再激活引起,該病毒初次感染表現為水痘,潛伏于神經節。單純皰疹由單純皰疹病毒HSV感染導致,分為HSV-1主要引起口唇皰疹和HSV-2主要引起生殖器皰疹。兩者均為DNA病毒,但屬于不同亞科。
帶狀皰疹皮損沿單側神經節支配區域呈帶狀分布,常見于胸背部、腰腹部或三叉神經區域。單純皰疹皮損好發于皮膚黏膜交界處,如口周、鼻翼、外陰等部位,病灶呈簇集性小水皰,無特定神經分布規律。
帶狀皰疹典型表現為劇烈神經痛,皮損出現前2-3天可有灼熱感或刺痛,水皰成簇伴周圍紅腫,可能遺留頑固性神經痛。單純皰疹以局部灼癢起病,迅速出現透明小水皰,破潰后形成糜爛面,疼痛程度較輕,病程約7-10天。
單純皰疹病毒具有高復發率,HSV-1感染者約20%-40%會反復發作口唇皰疹,疲勞、日曬、月經等可誘發。帶狀皰疹通常終身只發作1次,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復發,但概率低于5%。
帶狀皰疹多見于50歲以上人群、免疫抑制患者或壓力過大者,年齡增長導致細胞免疫力下降是主因。單純皰疹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HSV-1主要通過唾液傳播,HSV-2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
預防帶狀皰疹可接種重組帶狀皰疹疫苗,日常保持充足睡眠和均衡營養。單純皰疹患者應避免接觸皮損部位,發作期使用阿昔洛韋乳膏局部涂抹。兩種疾病均需保持皮損清潔干燥,避免抓撓繼發感染,出現大面積皮損或高熱需及時就醫。適度補充維生素B族和鋅元素有助于皮膚修復,規律運動可增強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