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口受限指口腔開合度明顯減小或無法正常張大,可能由顳下頜關節紊亂、外傷、感染、肌肉痙攣或腫瘤等因素引起。該癥狀可通過物理治療、藥物干預、手術矯正等方式改善。
1、關節紊亂:顳下頜關節結構異?;蚬δ苁д{可能導致關節盤移位、關節囊炎癥,表現為關節彈響、疼痛伴張口受限。建議避免咀嚼硬物,采用熱敷緩解肌肉緊張,必要時進行關節腔注射治療。
2、外傷因素:面部撞擊或拔牙操作可能造成關節區骨折、軟組織損傷,引發局部腫脹和活動障礙。急性期需冷敷止血,固定下頜制動,骨折患者需手術復位內固定。
3、感染炎癥:智齒冠周炎、腮腺炎等口腔頜面部感染可導致咀嚼肌群痙攣,伴隨發熱、局部紅腫。需使用頭孢類抗生素控制感染,膿腫形成時需切開引流。
4、肌肉痙攣:長期單側咀嚼或精神緊張可能引發咀嚼肌群過度收縮,形成保護性張口受限??赏ㄟ^低頻電療松解肌肉,配合氯硝西泮緩解痙攣,同時糾正不良咬合習慣。
5、腫瘤壓迫:頜骨囊腫、腮腺腫瘤等占位性病變可能機械性限制下頜運動,需通過CT或MRI明確診斷。良性腫瘤行刮治術或切除術,惡性腫瘤需綜合放化療。
日常護理需保持口腔衛生,避免過度張口動作如打哈欠時用手托住下巴。飲食選擇軟質食物如蒸蛋、豆腐,減少牛肉干等需大力咀嚼的食品。適度進行下頜關節放松訓練,如緩慢開閉口運動,每次10分鐘,每日3次。癥狀持續超過一周或伴隨劇烈疼痛、面部畸形時需及時就診口腔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