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期間可選擇富含維生素B族的燕麥、質地柔軟的蒸蛋羹、具有抗炎作用的獼猴桃、清涼降火的綠豆湯以及促進黏膜修復的蜂蜜等食物輔助緩解癥狀。
1、燕麥:
燕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和鋅元素,能促進口腔黏膜細胞再生。將燕麥煮成糊狀后放至溫熱食用,避免粗纖維摩擦潰瘍面。可搭配牛奶增加蛋白質攝入,但乳糖不耐受者建議改用無糖豆漿。
2、蒸蛋羹:
雞蛋提供的優質蛋白質和卵磷脂能加速創面愈合,蒸制后質地細膩無刺激性。制作時加入1.5倍溫水攪拌,撒少許蔥花增香但避免辣椒等調味料。體溫熱度最適宜,過熱可能加重疼痛。
3、獼猴桃:
每100克獼猴桃含62毫克維生素C,是柑橘類水果的2-3倍,具有抗氧化和減輕炎癥作用。選擇成熟度高的果實榨汁飲用,或挖取果肉用勺子壓成泥狀。胃酸過多者需控制每日攝入量在200克以內。
4、綠豆湯:
綠豆中黃酮類物質能抑制口腔致病菌繁殖,煮至開花后濾取清湯放涼飲用。可添加少量冰糖調味,但糖尿病患者建議使用代糖。體質虛寒者可將綠豆與少量生姜同煮中和寒性。
5、蜂蜜:
蜂蜜中的葡萄糖氧化酶能形成抗菌保護膜,用消毒棉簽蘸取少量直接涂抹潰瘍處。選擇麥盧卡蜂蜜效果更佳,但1歲以下嬰幼兒禁用。涂抹后30分鐘內避免飲水進食以保持藥效。
口腔潰瘍期間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飲水,避免柑橘類果汁等酸性飲品刺激創面。推薦將蘋果、雪梨切塊蒸軟后食用,補充水分和果膠。烹飪方式以燉煮、清蒸為主,禁用油炸、燒烤等高溫加工方法。癥狀持續超過兩周或伴有發熱時,需排查白塞病等全身性疾病可能。恢復期可適當增加動物肝臟、牡蠣等含鋅食物,但需控制膽固醇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