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曲張手術后24小時可嘗試短距離行走,具體恢復時間需根據手術方式、個體差異及醫生指導調整。術后早期活動有助于預防深靜脈血栓,但需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劇烈運動。
傳統開放手術后需臥床6-8小時觀察出血情況,24小時內可在醫護人員協助下床站立或短距離行走。微創手術如射頻消融或激光閉合術,術后2小時即可嘗試站立活動,行走時間可提前至術后6小時。
此階段建議每日累計行走30-60分鐘,分3-4次完成。行走時需穿戴醫用彈力襪,避免久坐久站。若出現術區脹痛或皮下淤血,需減少活動量并抬高患肢15分鐘緩解癥狀。
可逐步恢復日常步行量,每日6000-8000步為宜。避免提重物超過5公斤或進行跑步、跳躍等沖擊性運動。泡沫硬化劑注射治療者需特別注意避免高溫環境導致血管擴張。
復查超聲確認靜脈閉合情況后,可嘗試快走、游泳等低強度有氧運動。傳統剝脫術患者可能需延長至6周才能完全恢復運動能力,期間需持續穿戴彈力襪8-12小時/日。
多數患者可完全恢復正常行走功能,但需終身避免長期靜立不動。復發高風險人群建議每日進行踝泵運動300次,分3組完成,以增強小腿肌泵功能。
術后飲食應增加蛋白質攝入促進傷口愈合,如魚肉、雞胸肉、大豆等,每日補充維生素C 200mg。恢復期可進行平躺抬腿運動,每日3組每組10次,配合腹式呼吸改善循環。術后6個月內每月隨訪1次,觀察是否有新生靜脈曲張或皮膚色素沉著等并發癥。彈力襪需根據腿圍精確選擇壓力等級,建議晨起前穿戴,睡前脫下檢查皮膚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