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鉻細胞瘤術后需注意血壓監測、傷口護理、激素替代、定期復查及生活方式調整,通常由腫瘤殘余、激素波動、感染風險、腎上腺功能不足及代謝紊亂等因素引起。
術后72小時內需持續監測血壓及心率,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反跳性高血壓或低血壓。動態血壓儀可輔助記錄晝夜波動,血壓驟升時需警惕腫瘤殘余或復發,血壓過低可能與腎上腺功能不足有關。居家建議每日早晚測量并記錄數據。
腹腔鏡手術切口需保持干燥,每日消毒換藥。觀察有無紅腫滲液,體溫超過38℃提示感染可能。術后2周內避免提重物或劇烈運動,防止腹壓增高導致傷口裂開。疼痛持續加重需排除深部血腫或膿腫形成。
雙側腎上腺切除者需終身服用氫化可的松或潑尼松,單側切除可能需臨時補充3-6個月。劑量調整需結合晨起皮質醇水平,突然停藥可能誘發腎上腺危象。同時監測電解質,防止低鈉高鉀血癥。
術后1個月需檢測24小時尿變腎上腺素、血甲氧基腎上腺素,每3個月復查腹部CT或MRI。隨訪期間突發心悸、頭痛需警惕復發,基因檢測推薦用于家族性病例。妊娠患者需加強胎兒監測。
術后6周內限制咖啡因、酒精攝入,避免劇烈情緒波動。逐步恢復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高血壓患者需維持低鹽飲食。心理疏導有助于緩解術后焦慮,睡眠障礙者可短期使用褪黑素。
術后飲食宜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如魚類、西蘭花,避免酪胺含量高的奶酪、腌制品。運動從術后4周開始,以心率不超過靜息狀態30%為度。長期隨訪中需關注骨質疏松、糖代謝異常等并發癥,每年進行骨密度及糖化血紅蛋白檢測。護理重點包括識別腎上腺危象前兆癥狀如嘔吐、意識模糊,隨身攜帶醫療警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