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腹痛可通過補充電解質、熱敷腹部、口服胃黏膜保護劑、抗酸藥物、就醫檢查等方式緩解,通常由酒精刺激胃黏膜、膽汁反流、急性胃炎、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等原因引起。
1、補充電解質:
酒精利尿作用易導致脫水及電解質紊亂,建議飲用含鉀鈉的淡鹽水或運動飲料,避免飲用咖啡等利尿飲品??蛇M食香蕉、燕麥等富鉀食物,每小時補充200-300ml液體。
2、熱敷緩解:
使用40℃左右熱水袋熱敷上腹部15分鐘,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酒精誘發胃腸痙攣時,熱敷可松弛平滑肌,配合順時針按摩臍周效果更佳。
3、胃黏膜修復:
鋁碳酸鎂、硫糖鋁、膠體果膠鉍等胃黏膜保護劑可中和胃酸,形成保護層。酒精破壞胃黏膜屏障后,這類藥物能減少氫離子反向擴散,緩解燒灼痛。
4、藥物干預:
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適用于胃酸過多者,H2受體阻滯劑如法莫替丁可夜間服用。持續性絞痛可能與急性胰腺炎有關,血清淀粉酶超過500U/L需急診處理。
5、識別急癥:
嘔血、板狀腹、向左肩放射痛提示消化道穿孔或胰腺炎,應立即禁食并影像學檢查。飲酒后48小時持續劇痛伴發熱,需排除膽囊炎或腸系膜缺血。
飲酒前攝入牛奶或面包可延緩酒精吸收,席間搭配清蒸魚、山藥等低脂高蛋白食物減輕刺激。腹痛緩解后3日內選擇小米粥、南瓜羹等流食,避免辛辣及高纖維飲食。每日30分鐘快走促進胃腸蠕動恢復,飲酒后72小時內禁止劇烈運動。長期飲酒者建議定期胃鏡檢查,戒酒期間可補充維生素B族及谷氨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