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半夏指半夏的炮制品,包括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傳統醫學認為,制半夏藥性辛、溫,歸脾、胃、肺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作用。而三種炮制品功效上各有偏重,其中,清半夏長于燥濕化痰,姜半夏長于溫中化痰、止嘔降逆,法半夏長于祛寒痰和調和脾胃。
本詞條主要介紹法半夏。
功效作用
法半夏具有燥濕化痰的作用。
燥濕化痰:
半夏經炮制后成法半夏,溫性減弱,但仍具有燥濕化痰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療痰多咳嗽、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
現代應用
法半夏具有鎮咳、祛痰、止吐等作用,多應用于化痰止咳平喘藥中,如健肺丸、止咳橘紅顆粒、小兒百日咳散、桂龍咳喘寧膠囊、復方川貝母片。
需要注意,大家應該合理的使用中成藥,不能隨意用藥。當您有用藥需求時,應向醫生或藥師咨詢,以保證用藥安全、有效。
適宜人群
法半夏適用于痰多咳嗽、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者。
痰多咳嗽、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者:
半夏經炮制后成法半夏,溫性減弱,但仍具有燥濕化痰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療痰多咳嗽、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
需要注意,本品多與其他藥物配伍應用來治療上述疾病,具體組方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體質、合用藥物情況等制定,存在個體化差異,請大家不要盲目用藥。
禁忌人群
陰虛燥咳、津傷口渴、血證者禁服。
原因:
法半夏性溫燥,陰虛燥咳、津傷口渴、血證者服用可能加重原有癥狀。
使用方法
本品多與其他中藥配伍應用于中藥組方中,一般情況下,需要煎煮后內服。需要注意,具體的熬藥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時間、煎煮次數等需要遵照醫囑,以保證藥液能夠發揮相應的療效。
用量
臨床常用劑量為3-9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體質等因素不同,具體用量會存在個體化差異,請患者嚴格按照醫生處方規定的劑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不宜與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附子同用。
半夏反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附子:
此配伍禁忌出自張子和的《儒門事親》。其原文為:“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藻戟遂芫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溫馨提示
半夏有毒,所以臨床常用其炮制品:清半夏、姜半夏及法半夏。
1、清半夏:為白礬溶液浸泡后所得的炮制品,可降低毒性和刺激性,增強半夏燥濕化痰的作用,適用于濕痰咳嗽,胃脘痞滿。
2、姜半夏:生半夏用水浸泡后,取出;另取生姜切片煎湯,加白礬與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干燥所得。生姜可制半夏之毒,展半夏之功,增加和胃降逆作用,適用于痰飲嘔吐,胃脘痞滿。
3、法半夏:生半夏用水浸泡后,取出;另取甘草適量,加水煎煮兩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適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攪勻,加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攪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12以上,至剖面黃色均勻,口嘗微有麻舌感時,取出,洗凈,陰干或烘干,即得。法半夏溫性較弱,功能燥濕化痰,適用于痰多咳嗽,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