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可能由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礙、過敏反應、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
1、感染因素: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見誘因,鼻咽部病原體經咽鼓管侵入中耳腔。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等細菌感染可直接導致化膿性中耳炎,腺病毒等病毒感染則多引發分泌性中耳炎。保持鼻腔通暢、及時治療感冒可降低發病風險。
2、解剖異常:兒童咽鼓管短平直,病原體易逆行感染。成人鼻咽部腫瘤或腺樣體肥大可壓迫咽鼓管開口,造成中耳負壓積液。針對結構性病變需手術矯正,如腺樣體切除術、鼓膜置管術。
3、過敏反應:過敏性鼻炎患者鼻黏膜水腫可蔓延至咽鼓管,阻礙中耳通氣。塵螨、花粉等過敏原誘發組胺釋放,加重黏膜炎癥。抗組胺藥物聯合鼻用激素能緩解癥狀。
4、氣壓損傷:航空飛行或潛水時氣壓驟變超出咽鼓管調節能力,可能撕裂鼓膜或造成中耳出血。飛行途中咀嚼口香糖、使用減充血劑有助于平衡壓力。
5、免疫缺陷:HIV感染者或化療患者免疫力低下時,真菌性中耳炎發生率顯著升高。銅綠假單胞菌等條件致病菌易引發壞死性中耳炎,需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
日常需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時佩戴耳塞防護。急性期可熱敷耳周緩解疼痛,飲食宜選擇高蛋白的魚肉蛋奶,補充維生素C增強抵抗力。癥狀持續超過48小時或出現耳流膿、高熱時需耳鼻喉科就診,排除乳突炎等并發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