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可能與精子質量下降有關,常見原因包括不良生活習慣、環境污染、生殖系統感染、精索靜脈曲張、內分泌異常。改善方式涵蓋調整作息、補充營養素、治療基礎疾病、手術矯正、激素調節。
長期熬夜、吸煙酗酒等行為會降低精子活力。煙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均會損害睪丸生精功能,每日吸煙超過10支可使精子濃度下降15%。建議保持7-8小時規律睡眠,每周飲酒不超過100毫升純酒精。
雙酚A等塑化劑通過干擾雄激素受體影響精子生成。從事化工、油漆作業的男性精子DNA碎片率比普通人高2-3倍。日常應減少使用塑料餐具,接觸有害物質時穿戴防護裝備。
衣原體感染可導致附睪梗阻,前列腺炎會改變精液酸堿度。這類感染常伴隨尿頻、會陰脹痛,需通過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療,療程通常持續2-4周。
陰囊靜脈回流受阻會使睪丸局部溫度升高,可能與久站、腹壓增高等因素有關,典型表現為站立時陰囊墜脹感。顯微鏡下精索靜脈結扎術或栓塞術可改善70%患者的精液參數。
促卵泡激素不足或泌乳素過高都會抑制生精過程,這類患者往往伴有性欲減退、體毛稀疏。根據檢查結果可能需要克羅米芬、溴隱亭等藥物調節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
日常可增加牡蠣、核桃等富鋅食物攝入,每周進行3次中等強度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避免穿緊身褲、泡溫泉等使陰囊溫度升高的行為。精液分析是評估生育力的金標準,若備孕一年未成功建議夫妻雙方共同就診生殖醫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