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可能由電離輻射暴露、遺傳因素、碘攝入異常、甲狀腺良性病變惡變、雌激素水平升高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現為頸部無痛性腫塊、聲音嘶啞、吞咽困難、淋巴結腫大等癥狀。
甲狀腺癌最常見的體征是甲狀腺區域出現質地堅硬、邊界不清的腫塊。腫塊通常隨吞咽上下移動,早期無壓痛感。約50%患者首發癥狀為甲狀腺結節,需通過超聲檢查評估結節性質,必要時行細針穿刺活檢明確診斷。
腫瘤侵犯喉返神經時可導致聲帶麻痹,表現為持續性聲音嘶啞。癥狀呈進行性加重,可能伴隨發聲疲勞感。喉鏡檢查可見患側聲帶固定,需與喉炎等良性疾病鑒別。
增大的腫瘤或轉移淋巴結可能壓迫食管,出現吞咽異物感或進食梗阻。嚴重者可伴有體重下降,需行食管鋇餐或胃鏡檢查排除消化道病變。甲狀腺髓樣癌患者可能同時存在腹瀉、面部潮紅等類癌綜合征表現。
約30%患者就診時已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表現為頸側區質地堅硬、活動度差的腫大淋巴結。乳頭狀癌常見淋巴結轉移,而未分化癌多通過血行轉移至肺、骨等遠處器官。PET-CT檢查有助于評估全身轉移情況。
甲狀腺髓樣癌可分泌降鈣素導致面部潮紅、腹瀉。腫瘤破壞甲狀腺組織可能引起甲減癥狀如怕冷、便秘。血清降鈣素和癌胚抗原檢測對髓樣癌診斷具有特異性,RET基因檢測可確認遺傳性病例。
甲狀腺癌患者術后需終身服用左甲狀腺素鈉維持TSH抑制治療,定期監測甲狀腺功能和頸部超聲。日常飲食建議控制海帶紫菜等高碘食物攝入,適當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增強免疫力。出現持續性聲音嘶啞或新發頸部腫塊應及時復查,遠處轉移患者可考慮索拉非尼、樂伐替尼等靶向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