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腫瘤可通過手術切除、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放療、介入治療等方式治療。腎腫瘤可能與遺傳因素、吸煙、肥胖、高血壓、長期接觸化學物質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血尿、腰部疼痛、腹部腫塊等癥狀。
1、手術切除:根治性腎切除術是治療局限性腎腫瘤的主要手段,包括開放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兩種方式。對于早期腎癌患者,保留腎單位手術如腎部分切除術可最大限度保護腎功能。術后需定期復查腎功能和影像學檢查。
2、靶向治療:針對晚期腎細胞癌患者,舒尼替尼、帕唑帕尼、阿昔替尼等靶向藥物可抑制腫瘤血管生成。這類藥物通過阻斷VEGF信號通路發揮作用,治療期間需監測血壓、甲狀腺功能等不良反應。
3、免疫治療:納武利尤單抗、帕博利珠單抗等PD-1抑制劑可激活T細胞抗腫瘤免疫反應。適用于轉移性腎癌的二線治療,可能引起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如肺炎、結腸炎等,需密切監測。
4、放療: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可用于無法手術的早期腎癌或轉移灶的姑息治療。傳統放療對腎癌敏感性較低,但精確放療技術可提高局部控制率,需注意保護周圍正常組織如腸道、脊髓。
5、介入治療:射頻消融、冷凍消融等微創方法適用于小腎癌或不能耐受手術者。通過影像引導將探針置入腫瘤部位,利用高溫或低溫破壞腫瘤細胞,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
腎腫瘤患者術后應保持低鹽優質蛋白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建議進行散步、游泳等有氧運動,避免劇烈活動。定期監測血壓、尿常規及腎功能指標,戒煙限酒控制體重。出現持續血尿、骨痛等癥狀時需及時復查,晚期患者可考慮參加臨床試驗獲取新型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