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多夢可通過按摩百會穴、神門穴、三陰交穴、內關穴、涌泉穴等穴位緩解。多夢通常由氣血不足、心神不寧、肝腎陰虛、脾胃虛弱、情志失調等原因引起。
1、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按摩該穴位可調節大腦功能,改善睡眠質量。用拇指指腹順時針輕揉3-5分鐘,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氣血不足者常表現為頭暈乏力,按摩后可飲用黃芪紅棗茶輔助調理。
2、神門穴:位于腕橫紋尺側端凹陷處。持續按壓此穴能寧心安神,緩解入睡困難。拇指垂直向下按壓至微酸脹感,每次持續10秒重復5次。心神不寧者易伴心悸癥狀,睡前可用薰衣草精油香薰輔助鎮靜。
3、三陰交:在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此穴可調和肝脾腎三經,改善夜寐多夢。用拇指關節沿脛骨后緣向上推按,每日早晚各100次。肝腎陰虛者常見腰膝酸軟,配合食用黑芝麻糊有助于滋陰補腎。
4、內關穴:腕橫紋上2寸兩筋之間。按摩能寬胸理氣,調節自主神經功能。食指中指并攏點按穴位,配合手腕旋轉動作。脾胃虛弱者多夢易醒,按摩后熱敷中脘穴可增強效果。
5、涌泉穴:足底前三分之一凹陷處。刺激該穴可引火歸元,改善虛煩不眠。每晚臨睡前用拳頭輕叩穴位50次,或用花椒水泡腳后按摩。情志失調者常伴焦慮抑郁,白天進行八段錦練習可疏解情緒。
日常可食用小米粥、蓮子羹等安神食物,避免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品。堅持練習太極拳、散步等舒緩運動,睡前用40℃溫水泡腳20分鐘。長期多夢影響生活質量時需就醫排查器質性疾病,中醫辨證施治可采用酸棗仁湯、天王補心丹等方劑調理。臥室環境保持安靜黑暗,選擇高度適宜的蕎麥枕頭有助于改善睡眠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