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素食可能導致老年人營養攝入不均衡,需通過科學搭配避免蛋白質、維生素B12、鐵、鈣等營養素缺乏。
植物蛋白的生物利用率低于動物蛋白,老年人肌肉流失加速期需保證優質蛋白攝入。豆制品如豆腐、豆漿含完整氨基酸譜,每日建議攝入100-150克;藜麥、鷹嘴豆可作為主食補充,搭配堅果種子提高吸收率。
該維生素僅存在于動物性食物,缺乏會導致貧血和神經損傷。發酵豆制品如納豆含微量B12,但建議定期檢測血清水平。營養酵母片、強化谷物可作為補充來源,嚴重缺乏時需遵醫囑使用甲鈷胺注射劑。
植物性鐵為非血紅素鐵,吸收率不足動物源的1/3。菠菜、黑木耳需搭配維生素C食物同食,如柑橘類水果。避免與茶、咖啡同時攝入,單寧酸會抑制鐵吸收。出現乏力、面色蒼白應檢測鐵蛋白指標。
乳制品缺失易引發骨質疏松。芝麻醬、羽衣甘藍含鈣量高,但需配合日曬促進維生素D合成。建議每日曬太陽30分鐘,必要時補充碳酸鈣D3片。定期骨密度檢測可評估補鈣效果。
亞麻籽、核桃含ω-3脂肪酸需經體內轉化才能利用,效率僅為魚油的1/10。紫蘇油涼拌菜可提高攝入量,藻油補充劑更適合吞咽困難的老人。注意控制食用油總量,避免熱量超標。
老年素食者應制定個性化膳食計劃,每日保證20種以上食材。早餐可選用燕麥奶煮藜麥配奇異果,午餐選擇鷹嘴豆咖喱配焯燙菠菜和全麥面包,晚餐推薦豆腐菌菇湯搭配芝麻醬拌涼菜。每周3次30分鐘快走或太極拳有助于促進營養吸收,定期進行人體成分分析監測肌肉量變化。烹飪時采用急火快炒、隔水蒸煮等方式減少營養素流失,避免長時間浸泡蔬菜。出現持續疲勞、傷口愈合緩慢等信號時需及時就醫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