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是否具有傳染性取決于具體病因。細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及真菌性角膜炎可能通過接觸傳播,而過敏性角膜炎或外傷性角膜炎則無傳染性。
1、細菌感染:由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致病菌引起,表現為眼瞼紅腫、膿性分泌物。接觸患者分泌物或污染物品可能傳播,需避免共用毛巾,治療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
2、病毒感染:單純皰疹病毒或腺病毒導致,癥狀為眼痛、畏光、樹枝狀角膜潰瘍。病毒可通過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阿昔洛韋滴眼液、更昔洛韋凝膠為常用抗病毒藥物。
3、真菌感染:鐮刀菌、曲霉菌等引發,常見于植物外傷后,表現為羽毛狀浸潤灶。農業工作者需佩戴護目鏡預防,治療采用納他霉素滴眼液、兩性霉素B眼用制劑。
4、過敏因素:花粉、塵螨等過敏原誘發,伴眼癢、結膜充血。無傳染性,需冷敷緩解癥狀,使用色甘酸鈉滴眼液、奧洛他定滴眼液抗過敏。
5、物理損傷:角膜異物或紫外線灼傷導致,癥狀為突發眼痛、流淚。及時清除異物后使用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滴眼液促進修復。
預防角膜炎需保持手部衛生,避免揉眼。游泳時佩戴密封泳鏡,隱形眼鏡使用者嚴格遵循清潔流程。飲食補充維生素A胡蘿卜、菠菜和Omega-3深海魚,增強角膜修復能力。出現持續眼紅、視力下降需24小時內就診眼科,避免角膜穿孔等嚴重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