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兒童可通過調整膳食結構、控制進食速度、優化進餐時間、減少高熱量零食、增加膳食纖維攝入等方式控制飲食。肥胖通常與能量攝入過剩、飲食結構失衡、進食習慣不良、遺傳代謝因素、缺乏運動等原因相關。
1、調整膳食結構:每日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占比50%-60%,蛋白質15%-20%,脂肪25%-30%。優先選擇全谷物、瘦肉、魚類、豆制品等優質蛋白來源,烹飪方式以蒸煮燉為主。用橄欖油替代動物油,保證每天300-500克蔬菜攝入。
2、控制進食速度:培養細嚼慢咽習慣,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進餐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上。使用小號餐具盛裝食物,避免看電視或玩手機時進食。餐前飲用200毫升溫水可增加飽腹感。
3、優化進餐時間:固定三餐時間,早餐在7-8點間完成,午餐間隔4-5小時,晚餐不晚于19點。兩餐間隔可安排1-2次加餐,選擇無糖酸奶或水果。睡前3小時停止進食,避免夜間胰島素分泌高峰。
4、減少高熱量零食:限制餅干、蛋糕、薯片等精加工食品,每周不超過2次。用新鮮水果替代果汁,選擇原味堅果而非糖漬堅果。購買食品時查看營養成分表,避免反式脂肪酸含量超過1%的食品。
5、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每日保證25-30克膳食纖維,早餐選擇燕麥粥搭配奇亞籽,午餐晚餐搭配雜糧飯。木耳、香菇等菌藻類每周食用3-4次,蘋果、梨等帶皮水果每日200克。逐漸增加纖維攝入量以避免腹脹。
建立家庭飲食記錄本,每周測量體重變化,將體重控制目標分解為每月減輕0.5-1公斤。每天保證60分鐘中高強度運動,如跳繩、游泳、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結合深蹲、平板支撐等抗阻訓練。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等代謝指標,必要時在營養師指導下制定個性化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