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濕疹可通過保濕修復、避免刺激、局部用藥、口服藥物、光療等方式治療。面部濕疹通常由皮膚屏障受損、過敏原接觸、免疫功能異常、遺傳因素、環境干燥等原因引起。
選擇含神經酰胺、尿素或凡士林的保濕霜,每日涂抹3-5次,尤其在潔面后及時使用。冷敷生理鹽水或礦泉水可緩解急性期紅腫,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護膚品。
暫停化妝及卸妝產品,改用氨基酸類溫和潔面。避免接觸花粉、塵螨等過敏原,清洗枕巾時選擇無磷洗滌劑。外出時采取物理防曬措施。
弱效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乳膏適用于輕度濕疹,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軟膏可用于面部薄皮膚區。合并感染時需聯用莫匹羅星等抗生素藥膏。
第二代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可緩解瘙癢,嚴重泛發者短期口服潑尼松。免疫調節劑如環孢素適用于頑固性病例,需監測肝腎功能。
窄譜UVB治療每周2-3次,適用于慢性頑固性濕疹。308nm準分子激光可精準作用于局部皮損,需在專業機構操作。
日常增加三文魚、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補充維生素D有助于免疫調節。瑜伽等低強度運動可降低應激反應,夜間睡眠保持環境濕度40%-60%。癥狀持續超過兩周或出現滲液結痂需皮膚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