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闌尾炎可通過阿莫西林、甲硝唑、頭孢克肟等藥物治療,通常由闌尾管腔阻塞、細菌感染、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免疫力下降、反復急性發作等因素引起。
細菌感染是慢性闌尾炎的主要病因,需針對性使用抗生素。阿莫西林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發揮廣譜抗菌作用;甲硝唑針對厭氧菌感染效果顯著;頭孢克肟作為第三代頭孢菌素,對革蘭陰性菌覆蓋更全面。用藥期間需觀察腹痛緩解程度及體溫變化。
慢性炎癥刺激導致闌尾痙攣性疼痛時,可選用山莨菪堿解除平滑肌痙攣,或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減輕局部炎癥反應。疼痛劇烈伴嘔吐需警惕闌尾穿孔,此類藥物僅作為輔助治療。
慢性闌尾炎常伴隨腸道菌群紊亂,建議聯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調節菌群平衡。胰酶腸溶膠囊可改善因消化酶分泌不足導致的腹脹癥狀,但需與抗生素間隔2小時服用以避免失活。
反復發作與免疫力低下有關,維生素C泡騰片可增強吞噬細胞活性,轉移因子口服溶液通過調節T細胞功能提升抗感染能力。此類藥物需連續使用1-2個月,配合充足睡眠效果更佳。
大黃牡丹湯加減方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功效,適用于濕熱瘀滯型慢性闌尾炎。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含蒲公英、黃芩等成分,能減輕低熱、隱痛等慢性炎癥癥狀,與西藥聯用需間隔1小時。
慢性闌尾炎患者日常需選擇低渣飲食如山藥粥、蒸南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腸道負擔。適量進行腹式呼吸訓練可促進腹腔血液循環,急性發作期需立即禁食并臥床休息。建議每3個月復查腹部超聲監測炎癥變化,持續右下腹隱痛超過2周需考慮腹腔鏡闌尾切除術。